《盛世回首》是陆凌零原著耽美小说《盛世鬼》的衍生剧情歌,同名广播剧《盛世鬼》由四月一日工作室出品。原著是个标准BE,讲的是:
鬼魂苏叶因为执念未了而在人间游荡,却因为记忆残缺想不起来自己的执念是什么。直到他回到家乡,遇到孟婆,喝掉了剩下的半碗孟婆汤,才恍然惊觉自己是为了见死去的爱人最后一面。他一路狂奔,终于在孟婆汤起效的那一刻,抱紧了他爱人的坟碑。
村头柳树,千枝垂发为谁留,
避过岁月,剃度长情的风头。
他站在前尘风口,进不去也不肯走,
忽呛出泪,沏开满目的尘垢。
柳树代表着原著中故事的开始和结束。苏叶在变成鬼后失去了记忆,却在走到一棵柳树旁时忽然记起,他和刘长青小时候常常摘柳树芽来充饥。后来他终于回到家乡,却发现那棵曾经被摘秃的柳树,又变得枝繁叶茂。树木在战乱灾荒后能够重新恢复生机,但是故乡的人却不在了,“春草秋更绿,公子未西归”。
词作将柳条比作垂发,长发为君留。而在岁月的摧残下,柳枝的长青就象征着苏叶的长情。他连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来,却唯独记得那棵充斥着两人回忆的柳树。
“前尘风口”就是通往他过去的门户,门里就是他尘封的记忆。他怎么都想不起来,却还是不愿意放弃回忆,但因为真实的过去其实就是个双双惨死的悲剧,所以记忆还没恢复,眼泪就先下意识地流了出来。
道旁枯草,戒了酗雨用多久,
是否长过,忘却一人的年头。
他将只影都接风,午后月下与梦中,
而你始终,隐姓埋名于心口。
“枯草戒酗雨”的时间,就是从苏叶和刘长青分离,一直到现在苏叶变成鬼游荡的时间。苏叶是在连年大旱时被官军抓走充壮丁的,那也是他和刘长青的永别。而枯草不再酗雨(气候宜人、雨水充沛),则象征着从大旱到现在的太平盛世。苏叶在盛世中醒来(作为鬼回来),却已经忘了刘长青。
苏叶在午后想起了村头柳树,在月下想起了自己的从军和战死,在梦中想起了和刘长青结亲:“我们便结为契兄弟,在外为兄弟,在内为夫妻,可好?”但却始终想不起他的名字,“那人的名字便到了嘴边,方要出口,却猛一愣忡,醒了过来。”
他穿过街口,有冬雪白头,
衰于艳阳最好的火候。
他步步回首,在盛世游走,
却也只想潦倒你眼中。
有种说法是,如果等不到白头偕老的话,就让雪落在身上,染白了头发,也算是白头,“霜雪吹满头,也算是白首”。苏叶走在路上,雪落满他的头发(象征白首之约),却被艳阳照射后融化(象征刘长青被曝晒而死,此生不能白首)。
苏叶和刘长青青梅竹马,情投意合,成年后就互相答应了做一世夫妻,但刘长青却“因率众抗狄,兵败被俘,钉于木柱曝晒百日,尸首任乌鸦啄食。”苏叶在死后过孟婆桥时,才知道刘长青的死。所以他成为鬼回到这盛世步步徘徊,也只是希望能够最后再见刘长青一面。
坟前落花,同寝泥下故人酒,
破了亡魂,当饮淡漠的忌口。
他站在前尘风口,想彻醉却醒了酒,
归途和你,泪流成河中失守。
前两句字面意思,坟前落花和坟墓里的亡魂一起喝着祭祀的酒(因为祭酒会撒到地上)。剧情走到这里刘长青已经死了,而苏叶也终于想起了这件事。“想彻醉”暗示苏叶不愿接受爱人已死的事实,“醒了酒”则表示他确实记了起来。
“泪流成河”直接呼应原著:“不知为何,眼泪便止不住地掉了下来。是的,他记得了。他记得,那人在他之前就已经死了。”
他绕过茶楼,有晚风叙旧,
泡了几朵烟花托于手。
他缓缓闭眸,似与你碰头,
听你将沉默环环相扣。
茶楼可能是指原著中孟婆的茶棚,也可能就是单纯的茶楼。而“烟花”可能是指琼花,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句有一种解释就认为烟花即扬州市花琼花。也可能“烟花”并没有特指,只是形容花茶中,花朵被完全浸泡开、绽放的样子像烟花。
苏叶走过茶楼,晚风拂过,传来人们手捧茶杯叙旧的声音(晚风吹过耳畔呼呼作响,像是在与人们叙旧),茶杯中泡着的花静静绽开。
如果茶楼指孟婆的茶棚,那么这段剧情就是苏叶遇到了孟婆恢复了记忆,又因为喝下了孟婆汤即将失忆。他跑到刘长青的坟前,用双手圈住坟头,将脸贴在泥土上,闭上眼睛,就仿佛和长青在沉默中头碰着头。
如果茶楼指单纯的茶楼,那就是苏叶闭上眼睛,感受着晚风吹过额头,想象着这就是刘长青和他碰头(毕竟鬼魂飘过和风吹过差不多),在沉默中思念着自己的爱人。
他战褛过时,前事惟可拾,
却是万箭穿心再一次。
至盛世尽头,那最后回首,
终究未能断送你眼中。
“战褛”就是苏叶战死时穿着的破烂的战袍。“前事”,前尘往事。苏叶终于记起了刘长青的死,但这对于他来说只是再一次的万箭穿心。他也想起了自己在盛世徘徊的目的,“只是为了最后,能够再见你一面。”
他最后得偿所愿了吗?也许吧,他至少见到了刘长青的坟,“他已经都忘记了。忘了这是谁的坟,忘了自己为什么在这儿。可他那么紧地抱着那个坟,像是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一般。”但也就是如此而已了。
他终究只能看到一座冰凉的坟墓,他终究没能见到他最后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