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沫挑眉,这人倒是敏锐。她足尖一点,轻飘飘落在男子面前。"公子好功夫,不知如何称呼?" "在下半夜心跳。"男子拱手,"方才多谢姑娘仗义相助。" 以沫一愣:"我并未出手。" "姑娘虽未出手,但心意已到。"半夜心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"这便够了。" 以沫这才明白自己被戏弄了,正要发作,却听见远处传来一阵琴声。那琴声清越悠扬,却又带着几分孤寂,仿佛月下独酌的旅人。 半夜心跳神色一动:"这琴声......" "是我师姐。"以沫说道,"她每晚都会在城外的竹林抚琴。" "你师姐是?" "她叫映月。"以沫转身朝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,"既然公子对音律感兴趣,不如一同前去?"
本帖最后由 以沫 于 2025-2-7 01:36 编辑
两人循着琴声来到竹林,月光如水,洒在竹叶上,泛起粼粼银光。竹林深处,一袭青衣的映月正在抚琴。她生得极美,眉目如画,却带着几分清冷,仿佛不食人间烟火。 琴声戛然而止,映月抬头望来,目光在半夜心跳身上停留片刻,又转向以沫:"这位是?" "半夜心跳。"以沫说道,"一个会吹笛子的有趣公子。" 映月起身,朝半夜心跳微微颔首:"公子也懂音律?" "略知一二。"半夜心跳看向映月,"不知是否有幸再听姑娘一曲?" 映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点头:"那我献丑了。" 琴声时而如溪水潺潺,时而如惊涛拍岸。以沫倚在竹子上,觉得这琴音已经让自己醉了。 曲毕,半夜心跳鼓掌道,"姑娘的琴声,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。" "哦?" "她也是这般,总在月下抚琴。"半夜心跳望向远方,"只是......" 话音未落,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尖啸。以沫脸色一变:"不好!是求救信号!" 三人对视一眼,同时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掠去。
三人施展轻功,在竹林中疾驰。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,映月的青色衣裙在风中翻飞,宛如一只翩跹的蝴蝶。
以沫注意到,半夜心跳的目光时不时落在映月身上,那眼神中带着几分困惑,几分探究。她心中一动,隐约觉得这两人之间似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。
求救信号越来越近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。突然,一道黑影从侧面袭来,寒光直取映月咽喉!
"小心!"半夜心跳厉喝一声,玉笛横扫,将暗器击落。映月却似早有预料,身形一转,素手轻扬,一道银光闪过,暗处传来一声闷哼。
以沫瞳孔微缩,方才映月那一手暗器功夫,分明是失传已久的"月影流光"!她记得师父说过,这门功夫是当年"月华仙子"的独门绝技。
"你......"半夜心跳欲言又止,目光灼灼地盯着映月。
映月却恍若未觉,继续向前掠去:"救人要紧。"
前方空地上,几个年轻侠客正被一群黑衣人围攻。三人加入战局,很快击退敌人。但那些黑衣人训练有素,见势不妙立即撤退,没有留下任何线索。
"多谢三位相救。"为首的年轻侠客抱拳道,"在下华山派弟子,不知三位......"
"举手之劳。"以沫打断道,"你们为何会在此遇袭?"
年轻侠客面露难色:"我们收到消息,说此处有魔教余孽出没,特来查探。谁知......"
"魔教?"半夜心跳皱眉,"二十年前那场大战后,魔教不是已经覆灭了吗?"
映月突然开口:"天色不早了,诸位还是尽快回城吧。"她的声音依旧清冷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回城的路上,以沫注意到映月一直沉默不语,而半夜心跳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的背影。月光下,映月的侧脸轮廓分明,却让以沫觉得有些陌生。
当夜,以沫辗转难眠。她起身来到院中,却听见隔壁传来悠扬的琴声。那是映月在抚琴,琴声中带着淡淡的哀伤。
以沫正要过去,却看见半夜心跳站在映月的院门外。月光下,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。琴声戛然而止,映月的声音传来:"公子深夜来访,不知有何贵干?"
"这曲子......"半夜心跳的声音有些沙哑,"是《月下独酌》吧?"
院中一片寂静,良久,映月轻声道:"公子好耳力。"
"这曲子,我曾听一位故人弹过。"半夜心跳上前一步,"她总说,这曲子最适合月下独酌时弹奏。"
映月没有回应,琴声再次响起,却换了另一首曲子。以沫听出,这是《长相思》,一首诉说离别之苦的曲子。
半夜心跳站在院中,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他轻声说道:"你知道吗?你抚琴时的样子,很像她。"
琴声微顿,映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:"公子认错人了。"
"也许吧。"半夜心跳苦笑,"只是这世上,会'月影流光'的人,除了她,我想不出第二个。"
院中一片死寂,连虫鸣都消失了。以沫屏住呼吸,她感觉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即将揭开。
"你......"映月的声音终于响起,"你为何要提起这些往事?"
"因为我不相信她已经死了。"半夜心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痛苦,"当年那场大火,我找遍了所有地方,都没有找到她的尸体。我知道,她一定还活着。"
映月沉默良久,终于说道:"有些事,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。"
"可有些事,永远过不去。"半夜心跳上前一步,"映月,或者说......月华,你真的要一直这样躲着我吗?"
以沫心头一震,月华?难道映月就是当年名震江湖的"月华仙子"?可传闻中,月华仙子不是已经......
就在这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尖啸,比之前的求救信号更加急促。以沫脸色一变:"不好!是城中有变!"
以沫 发表于 2025-2-12 14:56
当夜,以沫辗转难眠。她起身来到院中,却听见隔壁传来悠扬的琴声。那是映月在抚琴,琴声中带着淡淡的哀伤。 ...
语言略有古风的味道哦! "忘机!"以沫轻唤一声,一只通体雪白的灵狐从暗处窜出,轻盈地跃上她的肩头。这是她从小养大的灵宠,通人性,懂人言,是她最亲密的伙伴。
"走,我们去看看。"映月已经收拾好情绪,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模样。她腰间别着一个精致的锦囊,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月下竹林——这是她最拿手的织锦技艺。
三人赶到城中,发现街道上一片混乱。一群黑衣人正在肆意破坏,见人就伤。以沫的忘机发出一声尖啸,率先冲了出去。
"小心!"半夜心跳拉住以沫,"这些人武功诡异,不可大意。"
映月已经出手,她手中银针飞舞,每一针都精准地封住敌人的穴道。以沫注意到,她的手法与之前对付暗器时如出一辙,都是"月影流光"的功夫。
"半师,"以沫凑到半夜心跳身边,"你看映月姐姐的功夫,是不是很厉害?"
半夜心跳目光复杂:"确实......很像。"
以沫眨眨眼:"其实映月姐姐不仅功夫好,织锦也是一绝呢!你看她腰间的锦囊,就是她自己绣的。我缠着她教了我好久,可惜总是学不会。"
"你呀,"映月的声音传来,"整天就知道玩闹,连针都拿不稳,怎么学得好织锦?"
以沫吐了吐舌头:"那是因为我要照顾忘机嘛!而且,我现在跟着半师学设计,也很用功的!"
"是是是,我们的小宝藏最用功了。"映月无奈摇头,眼中却带着宠溺。
三人联手,很快击退了黑衣人。但这次,他们抓住了一个活口。那人被半夜心跳点了穴道,动弹不得。
"说,你们是什么人?"以沫蹲下身,忘机在她肩头龇牙咧嘴。
黑衣人冷笑一声,突然咬破口中的毒囊,转眼间就断了气。
"又是死士。"半夜心跳皱眉,"看来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。"
映月突然说道:"以沫,你带着忘机去通知小楼的其他弟子,让他们加强戒备。我和......"她顿了顿,"我和半夜心跳去查查这些人的来历。"
以沫点头,正要离开,突然想起什么:"对了半师,你上次教我的那个设计图,我已经画好了,改天给你看看!"
半夜心跳难得露出笑容:"好,我等着看你的大作。"
等以沫离开,映月转身就要走。半夜心跳一把拉住她的手腕:"现在没有别人了,你还要躲我到什么时候?"
映月挣开他的手:"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。"
"月华,"半夜心跳的声音带着痛楚,"当年那场大火,到底发生了什么?你为什么要假死?为什么要改换容貌?"
映月沉默良久,终于说道:"有些事,知道得越少越好。"
"可我已经卷进来了。"半夜心跳苦笑,"你以为那些人只是冲着门派来的吗?他们真正的目标,是你。"
映月浑身一震:"你......你怎么知道?"
"因为我也在查这件事。"半夜心跳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,"这是我在一个黑衣人身上找到的,上面刻着'月'字。"
映月接过玉佩,手指微微发抖:"他们......他们果然找来了。"
"到底是怎么回事?"半夜心跳急切地问,"当年那场大火,是不是和他们有关?"
映月正要开口,突然脸色一变:"小心!"
一道寒光从暗处袭来,直取半夜心跳后心。映月一把推开他,自己却被暗器擦伤了手臂。
"月华!"半夜心跳惊呼。
"快走!"映月拉着他飞奔,"这里不安全!"
两人一路狂奔,直到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。映月熟练地打开机关,带着半夜心跳进入密室。
"这里是......"半夜心跳环顾四周,墙上挂满了各种织锦,每一幅都精美绝伦。
"我平时织锦的地方。"映月简单处理了伤口,"也是我躲避追杀的地方。"
半夜心跳心疼地看着她:"这些年,你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?"
映月苦笑:"比起当年那场大火,这已经算好了。"
"到底发生了什么?"半夜心跳握住她的手,"告诉我,让我帮你。"
映月沉默良久,终于说道:"当年那场大火,是魔教余孽所为。他们想要夺取'月华秘典',那是师父留给我的。我不得已,只能假死脱身,改换容貌。"
"那你为何不来找我?"半夜心跳声音哽咽,"我可以保护你。"
"我不想连累你。"映月轻声道,"而且......"
她的话还没说完,密室外突然传来以沫的声音:"映月姐姐!半师!你们在里面吗?"
映月脸色一变:"以沫怎么找到这里的?"
半夜心跳也是一惊:"难道......"
话音未落,密室的门被推开,以沫抱着忘机冲了进来,脸上带着惊慌:"不好了!小楼被围攻了!"
传说 发表于 2025-2-12 15:48
语言略有古风的味道哦!
谢谢夸奖 !我想看大作 咋还拉上手了 ... 新的一年cp还得延续嘛 以沫 发表于 2025-2-15 09:48
等以沫离开,映月转身就要走。半夜心跳一把拉住她的手腕:"现在没有别人了,你还要躲我到什么时候?"
映 ...
给个建议啊,大多数人对论坛并不是很精通,以至于看不到老帖子中的内容。如能发个新帖,标明第几回!如此也能让大多数人看到,给予评价,你写文水平进步也会更大!
页:
1
[2]